時下,又到了新一輪教師聘用時期。然而,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擬定出來的聘用方案大有搞官本位之嫌。
比如,上級教育部門擬定了一些剛性條款:校長一年加多少分,接下來中層領導多少分(稍微少一些),然后到班主任。留下一些加分權力給各所學校,這時,學校多半先考慮中層領導。比如,中層領導兼任其他職務,其他職務再加一半分數。如果按一年2分計算,5年聘用期就是10分。而擁有許多先進稱號、年終職稱優(yōu)秀的領導們獲得的機會自然更大些。
至于普通老師,有哪些項目可以加分呢?論文獲獎,輔導學生比賽獲獎,但切記,這些項目的得分都是有上限的,最多3分,而且獎項還要是省級的。而要在省一級獲獎,對于一般的老師來說,這樣的概率非常小。
再去看評優(yōu)評先加分項目,這些領導獲得的機會更大些。按這樣的方案一算,普通一線老師,是無論如何難以超過領導層的。換句話說,這些地區(qū)的教師聘用方案大有官本位嫌疑。
而在教代會上,這樣的方案很容易被通過。于是,在學校里占絕大多數的一線老師,工作積極性大受打擊。他們在徒嘆奈何之余,只恨當年沒設法混個領導當當。如果大多數老師帶著怨言工作,教學質量可想而知。再說,這樣的聘用制度,在領導和教師之間人為地畫上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——溝這邊,一線教師渡河無望,肯定有人消極怠工;溝那邊,領導高枕無憂,工作上也會走向消極。相反,如果制度能夠促進領導、老師都有上升希望,在學校形成競爭機制,那么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就不愁了。
不過,筆者也了解到,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體現官本位。有些地方在聘用時以教學業(yè)績?yōu)橹?。因為他們認為領導的待遇已經在其他方面體現了,不但減少了教學工作量,還在其他工作量計算方面予以考慮了。所以,不能再在聘用方面處處占優(yōu)。為了體現人文關懷,甚至對一些快退休的老師,盡量在聘用級別上予以照顧,讓他們站好最后一班崗,退休后相應地有比較好的待遇。
兩相比較,筆者覺得后一類地區(qū)的做法比較可取。實施某項制度的目的是激活人力資源,達到獎勤罰懶的目的。因為,一所學校,占絕大多數的是一線教師,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,搞好教學質量,這才是職稱聘用的根本。相反,如果職稱聘用搞官本位,不但與當初制定這個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馳,而且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。真的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了。
(江萊生物www.bitcoin-ability.com)